特别是第九第十第十一连看,把纸面的推理能拍的如此有趣,真心佩服京都。
不光图像化了主角的推理,还创造性的加入了一些独创的伏笔,以后再说京都没有创造力的直接用冰果就能抽他们的脸。
看上去这几集不过是些胡烂推理集合,其实涉及了一个推理无法规避的问题,就是推理对读者来说是什么?
推理爱好者会说是trick,可是这只是自相情愿,对一般读者来说推理/悬疑/恐惧的差别是不大的。
京极堂系列的《陰摩羅鬼之瑕》中假借小说家横沟正史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推理小说总是以杀人为核心?杀人本身难道有什么意义吗?
推理小说总会出现杀人,这个看来理所当然的现象从来没有人质疑过,如果说推理小说的乐趣是trick,那么不出现死人也是可以成立的,可为什么偏偏绝大多数推理小说都出现了杀人事件甚至大量地连续地杀人。京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他假借江户川之口:“推理小说如果单单以解谜为中心,并没有必要杀人。但是几乎所有的推理小说都涉及到了杀人,并不是因为杀人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而是因为凶杀这个事件满足了读者的某种欲望,满足了他们对于凶杀的偷窥欲,也使他们感受到了可能从不会感受到的凶手的孤独和负罪感,正是这样才吸引他们来看推理小说。”
在这里京极夏彦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心底中都潜在着对猎奇的欲望,即喜好观看他人的不幸,而至高无上的不幸莫过于死亡,推理小说中的死亡满足了读者的猎奇欲望,满足了对他人不幸的偷窥欲。不过他只解答了问题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回答为何要有侦探出场。
在我看来侦探的出场则是对猎奇欲望的反动,常识告诉我们杀人是错的,虽然处于偷窥欲读者喜好欣赏杀人,但同时良知也让读者希望看到凶手被绳之以法。侦探这个角色就应运而生,而且他不同于警察(虽然很多推理小说的侦探角色担当就是职业警察,但本格的推理作品是排斥警察的),侦探不像警察那样带有国家/政府/法律的身份。他揭开谜题/找出真凶/破解真相,虽然站在良知的角度会谴责凶手,但他不负责惩罚凶手,他和读者的立场是接近的,是良知的人而不是政府的机器。通过侦探读者获得对猎奇的拨乱反正,从而回归正常的社会,这是推理和恐惧最大的不同。
但本质上侦探只是一种自我满足,推理小说只负责解决trick,并不治愈人心,对推理读者来说凶手abc和被害人defg等都不过是符号罢了,用完即可以丢弃的棋子。推理作家也不会把心思放在这些拼图上,被人们牢记的永远是那些经典的trick而不是某甲乙丙丁被害人。从这点上来说千反田的想法才是异类,作者的感情,小说人物的态度,似乎是真正的“万人の死角”!
感谢京都,把本来很平淡的冰果拍的如此出色,看似简单的一部烂电影,拍出这样精彩的多重转折。即便是对推理作品完全没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就着千反田发酒疯吃三碗饭!